
學燈論壇.啟牖講座.第十講
講座題目:
但丁·拉文納·馬賽克Dante· Ravenna· Mosaic
講座教授:
李正榮教授
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
講座時間:2019年12月10日19:00-21:00
講座地點:山東大學(威海)文化傳播學院文學樓二樓會議室
主辦單位:學燈論壇、山東大學文化傳播學院
講座教授:
李正榮
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
北京師范大學跨文化研究院副院長
北京師范大學基督教文藝研究中心主任
北京師范大學俄羅斯研究中心研究員
講座內容:
恩格斯在1893年《共產黨宣言》(意大利版序言)中曾講到:“封建的中世紀的終結和現代資本主義紀元的開端,是以一位大人物為標志的。這位人物就是意大利人但丁,他是中世紀的最后一位詩人,同時又是新時代的最初一位詩人。” 這里,恩格斯所指的新時代,就是偉大的“文藝復興”時代。意大利的人文主義者在14世紀中期,創造了一個不同于“中世紀”的“新時代”,也就是在此時,他們使用“復興”這個概念來標示歷史的“新動向”。順著時間回溯,這也就是文藝復興、古典主義、啟蒙主義、浪漫主義、現實主義……直至今日的“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”運動的精髓。那么,如果反向追溯,追到何處可以找到一個明顯的從黑暗的中世紀中“站起”的標志呢?那就是意大利詩人但丁。而“拉文納(Ravenna)”,這個中世紀起點的小城,命定成為但丁的生命終點,也注定成為文藝復興的起點,不僅如此,拉文納的馬賽克則全息地存留下幾近千年東西文化交匯在1321年的結晶。